政协委员建议对公园进行整体规划
深圳城市公园数量多,给市民带来了休闲健身的便利。然而由于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挖掘,造成城市公园存在同质化和特色不明显的问题。在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政协委员陈可石带来了六个提案,六个提案均建议深圳结合城市特点对不同公园进行整体规划,将深圳规划建成世界著名的“花园中的城市”。
“去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正式落户深圳市罗湖区,结合罗湖的城市更新与粤港澳大湾区落户的机遇,可把梧桐山、深圳水库和东湖公园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花园’。”陈可石表示,整合罗湖区最重要的自然地理资源,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花园形成一个新的业态集群,通过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目前的深圳湾公园功能结构单一,陈可石建议,借鉴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的成功经验,在深圳湾大桥的两侧规划建设用地超过10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的海上花园——“深港友谊花园”,为深港两地的市民提供休闲、交流的场地。陈可石建议,将龙华、南山和宝安三个区交界的部九窝垃圾填埋场以及周边的西丽水库和石岩湖一并规划成为深圳的“鲜花谷”。
此外,陈可石还建议结合福田中心公园花卉交易中心的拆迁,规划建设“一带一路”万国音乐花园;建议将深圳高尔夫球场更名为“深圳改革开放主题花园”。深圳公园多却特色不明显,陈可石建议,深圳可以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在全市建设二十四个精品城市公园,丰富深圳城市文化。
|